通知
FOCA MARKETS不会以任何名义通过电话、短信或邮件等方式要求客户提供帐户等个人信息,若有任何疑问,请在官网或官方APP内咨询在线客服核实。
关闭

LPR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

来源于:本站

发布日期:2025-11-21

11月20日,新一期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出炉: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央行”)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。两个期限品种LPR较前值均维持不变,截至目前LPR已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。

11月份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。近期,主要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,意味着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,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本月LPR保持稳定。
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尽管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(AAA级)在内的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稳中有降,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略有下行,但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,当前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。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三季度,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.42%,与二季度持平,但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0个基点,仍处于历史低位。

谈及6月份以来LPR一直保持不变的原因,王青认为,主要是受年初以来出口超预期、国内新质生产力领域较快发展等推动,宏观经济走势稳中偏强,逆周期调节需求相应下降,货币政策保持较强定力。

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,央行在近期发布的《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提出,平衡好短期与长期、稳增长与防风险、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、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,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,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,持续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预期。

在此背景下,年内是否还有降息的可能?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、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的背景下,货币政策基调更为积极,流动性支撑增强;央行重提“跨周期”调节,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,政策力度预计相对审慎,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至明年。

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,四季度降准、降息的概率下降,更大幅度的宽松政策预计将预留至2026年年初,为全年经济平稳开局蓄力。

温馨提示: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,目的在于知识了解,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,风险 自担。本站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原创性。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。

LPR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

展开全文

11月20日,新一期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出炉: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央行”)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。两个期限品种LPR较前值均维持不变,截至目前LPR已连续6个月保持不变。

11月份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。近期,主要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,意味着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,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本月LPR保持稳定。
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尽管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(AAA级)在内的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稳中有降,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略有下行,但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,当前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。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三季度,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.42%,与二季度持平,但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10个基点,仍处于历史低位。

谈及6月份以来LPR一直保持不变的原因,王青认为,主要是受年初以来出口超预期、国内新质生产力领域较快发展等推动,宏观经济走势稳中偏强,逆周期调节需求相应下降,货币政策保持较强定力。

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,央行在近期发布的《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提出,平衡好短期与长期、稳增长与防风险、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、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,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,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,持续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预期。

在此背景下,年内是否还有降息的可能?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、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的背景下,货币政策基调更为积极,流动性支撑增强;央行重提“跨周期”调节,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,政策力度预计相对审慎,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至明年。

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,四季度降准、降息的概率下降,更大幅度的宽松政策预计将预留至2026年年初,为全年经济平稳开局蓄力。